《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涵盖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对国家法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高同学们对民法典的认知与理解,特举办此次征文比赛。
01活动目的
1.促使学生深入学习民法典,提升法律素养,树立法治观念。
2.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探索热情,培养其思考与写作能力。
3.在校园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推进法治校园建设。
02活动安排
主办方学生处、团委、思政教研部活动对象全体在校青年学生活动时间投稿时间:5月28日-6月15日评选时间:6月中旬结果公布时间:6月下旬
03活动流程
前期宣传 通过“安城青年公众号”发布活动通知与相关信息。思政课堂结合教学,组织社团开会,传达活动内容,鼓励同学参与。 投稿方式参赛选手将征文发送至指定邮箱:acyszjyb@126.com。邮件主题统一为:“民法典征文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联系电话”。征文文件命名为:“民法典征文 -标题 -学院 -姓名”。评选规则邀请法学类专业教师、法律实务专家组成评委团。评选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主题契合度、内容深度、逻辑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打分。具体评分标准:主题契合度(30分)、内容深度(30分)、逻辑结构(20分)、文字表达(20分)。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价值300元奖品及荣誉证书,邀请在法学社团活动中分享学习心得。二等奖3名,价值100元奖品及荣誉证书,作品收集成册。三等奖6名,价值50元奖品及荣誉证书,在“安城青年公众号”展示作品。优秀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赠送纪念品。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
04征文要求
主题内容围绕民法典,可结合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与民法典相关的经历、感悟、思考等。比如讲述民法典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纠纷或探讨民法典对大学生权益保护的意义。参考方向:对民法典具体条文的理解与分析;民法典在校园生活、网络生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民法典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大学生视角为民法典普及提建议。体裁字数体裁不限(诗歌除外),鼓励创新,如采用案例分析、访谈记录、故事新编等形式。字数控制在2000 - 3000字。格式规范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居中。副标题:三号楷体,居中,副标题前加破折号。姓名、学院、专业、年级、联系电话:小四号宋体,居中,置于标题下。正文: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参考文献:小五号宋体,如有引用需规范标注。原创声明作品必须原创,严禁抄袭,查重率需低于20%。在提交作品时,务必附上原创性声明,确认作品为本人原创,未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如发现抄袭,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批评。
05注意事项
1.每人限投一篇,多次投稿以首次为准。
2.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用于公益宣传、展示、结集出版等,不另付稿酬。
3.投稿截止后,不接受修改、撤回等请求。
4.活动期间,如有疑问可联系:王老师,联系电话:62520201。
06附件